為何政府不敢推囤房稅?房價問題無解?經濟學家破解房市神話,揭露高房價真相!房地產資本主義VS.居住正義!書來面對EP25 Josh Ryan-Collins《為何你買不起房子》說書【公共政策/經濟學】
Summary
TLDR在2021年,台北的房价收入比上升到15.29,位列世界第九。面对极端不均的财产分配,政府推行了“综合不动产及土地税2.0”,但遗漏了关键的住房税。经济学家约什·瑞安-柯林斯在其著作《为什么你买不起房?》中分析了高房价的根源,指出问题不在于房屋供应不足,而在于将房屋视为金融商品的需求增加。他提出了金融改革、税收改革和土地改革三个解决方案,旨在打破房价与金融的恶性循环,让住房回归其最基本的居住功能,实现住房正义。
Takeaways
- 🏠 2021年,台北的房价收入比上升至15.29,全球排名第九,显示了高昂的房价问题。
- 📊 经济学家研究发现,高昂的房价主要是土地价格上涨导致的,而非简单的供需不平衡。
- 💸 房子作为金融商品的需求增加,是导致房价飙升的主要原因,而非房屋供应不足。
-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房价上涨与金融化的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房屋被视为低风险高回报的金融产品。
- 🌍 在全球范围内,房价问题并非仅因为人口增加或供应不足,而是与土地稀缺性、投机行为和金融政策放松有关。
- 🔨 政府和监管机构对于实施房地产税和土地税的谨慎,反映了对经济影响和政治考量的担忧。
-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房地产投资的回报率普遍高于其他金融投资,推动了对房地产的投机和价格上涨。
- 🏦 银行业通过放宽对房屋贷款的限制,进一步加剧了房价问题,导致了所谓的“房地产-金融反馈循环”。
- 📉 为了应对房价问题,提出了财务改革、税务改革和土地改革三种解决方案,以破解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化。
- 🌏 研究提倡通过提高房地产的成本和税收,减少将房屋作为投资工具的吸引力,从而使房屋回归其最基本的居住功能。
Q & A
为什么台北的房价收入比在2021年上升到15.29,成为全球第9位?
-这是因为住房需求作为金融商品的增加,以及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增加性,导致土地价格上涨,进而推高房价。
什么是“综合不动产及土地税2.0”,为什么它没有包括最重要的房产税?
-这是政府为了应对不平等的土地分配和房地产问题而实施的税收政策,但没有包含房产税,因为担心误伤无辜。
高房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高房价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屋作为金融资产的比例增加,导致房屋的交换价值超过了使用价值。
为什么传统的供求经济学解释不能解释高房价问题?
-因为即使在人口增长不突增的情况下,高房价仍持续上涨,这表明问题不在于房屋供不应求,而在于房屋被视为投资商品的需求增加。
为什么土地价格上涨会导致房价上涨?
-因为土地是稀缺资源,其价格上涨直接增加了建造房屋的成本,进而导致房价上升。
为什么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租金会损害经济发展?
-因为它导致地主通过垄断赚取未赚取的收入,增加了本地公司的成本,减少了生产投资和员工薪酬,从而损害经济发展。
为什么房屋金融化是高房价问题的根源之一?
-因为它导致银行更倾向于发放房贷,增加了对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推高了房价。
如何解决当前的高房价问题?
-作者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金融改革、加税和土地改革,以促进房屋正义。
为什么建造更多的房屋并不能解决高房价问题?
-因为增加供给不会影响到导致房价上涨的金融反馈循环和房屋作为投资商品的需求。
为什么尽管存在高房价,各国中央银行仍维持低利率的住房贷款政策?
-因为高房价创造了经济繁荣的假象,中央银行采用低利率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尽管这可能加剧了房价问题。
Outlines
This section is available to paid users only. Please upgrade to access this part.
Upgrade NowMindmap
This section is available to paid users only. Please upgrade to access this part.
Upgrade NowKeywords
This section is available to paid users only. Please upgrade to access this part.
Upgrade NowHighlights
This section is available to paid users only. Please upgrade to access this part.
Upgrade NowTranscripts
This section is available to paid users only. Please upgrade to access this part.
Upgrade Now5.0 / 5 (0 v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