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力】買了國產電動車Luxgen n⁷,七人座空間跟自動輔助駕駛出乎意料?必買配件分享。ft. JOWUA

阿格力博識
20 Apr 202420:39

Summary

TLDR视频脚本主要介绍了一位车主因为购买了林口的店面而决定出售他的Model X,并购买了一辆新的n⁷车型。视频中详细体验了n⁷的5+2版本,包括其导航系统、天窗隔热效果、悬挂系统、单踏板模式、ACC自适应巡航等特性。车主分享了n⁷与Model Y的比较,提到了n⁷在价格、性能和配置上的竞争力。视频还提到了后续将分享的n⁷配件和改装计划,以及如何避免电动车的里程焦虑,最后提供了一些电动车配件的推荐和购买建议。

Takeaways

  • 🚗 老编因购买林口店面,出于现金流考虑,决定卖掉Model X,转而购买n⁷。
  • 🏠 老编考虑将新购入的林口店面用作工作室或出租。
  • 🚙 n⁷是一款5+2座位配置的车型,适合家庭使用,且价格在100万出头。
  • 📱 视频中提到使用Apple CarPlay时,LUXGEN的UI界面有改进空间,特别是在驾驶时操作的便利性。
  • 🌡️ 老编提到n⁷的天窗隔热效果比Model Y好,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会感到非常热。
  • 🔧 老编刚拿到新车,尚未安装隔热纸和行车记录器,计划后续会分享相关配件给n⁷车主。
  • 🛣️ 在高速公路上测试ACC(自适应巡航控制)时,老编觉得n⁷的表现与特斯拉和现代Custin等车有所不同。
  • 🚦 n⁷的One Pedal单踏板模式与特斯拉不同,不会在放掉油门后立即停止,而是继续滑行。
  • 🔍 老编提到n⁷的ACC车道置中能力不错,但在过弯时的表现还有待体验。
  • 💺 n⁷的5+2座位配置提供了灵活的空间使用,第三排座椅即使不使用,也能提供额外的储物空间。
  • 🔑 视频中提到n⁷配备有底盘透视功能,提升了安全性,尤其是在倒车时。
  • 📦 n⁷的前行李箱空间较大,且门的重量和扎实度给老编留下了深刻印象。
  • 🌐 老编认为n⁷的电子配置和通风座椅等功能增加了车辆的吸引力。
  • 🔋 n⁷的续航力和与Model Y的隔音效果等测试将在后续视频中介绍。
  • 🛍️ 视频中提到JOWUA的多种配件,如手机支架、通风座椅和慢充转接头等,可以提升n⁷的实用性和电动车生活体验。

Q & A

  • 为什么老编要卖掉他的Model X?

    -老编因为买了林口的店面,正在考虑用作工作室还是出租,为了资金流动性考虑,他决定卖掉Model X。

  • 老编换了什么车?

    -老编换了一辆n⁷,选择了5+2版本。

  • 老编对n⁷的初步驾驶体验如何?

    -老编觉得n⁷的悬吊系统在处理较大地形变化时表现良好,避震效果不错,虽然在慢速时车身会有轻微左右摇晃。

  • n⁷的One Pedal模式和特斯拉的有何不同?

    -n⁷的One Pedal模式在减速时不会完全停止,而是会继续滑行几公里,相比之下,特斯拉的One Pedal模式在放掉电门时可以完全停止。

  • 老编对n⁷的ACC功能评价如何?

    -老编认为n⁷的ACC功能表现不错,车道置中能力良好,加减速线性,整体体验满意。

  • 老编对n⁷的外观有何评价?

    -老编觉得n⁷的车灯设计符合潮流,但希望LUXGEN的字体现有改进。此外,轮框和轮胎品牌选择也让他感到满意。

  • 老编对n⁷的充电设计有何建议?

    -老编建议所有车厂将充电孔设计在车后,因为前方充电在停车时容易出现线不够长的情况,导致倒车时可能撞到人。

  • n⁷的通风座椅功能如何?

    -老编认为n⁷的通风座椅非常适合夏天,对于容易出汗的人来说是很好的配置,且许多200万级别的车都没有这个功能。

  • 老编认为n⁷的前行李箱如何?

    -老编觉得n⁷的前行李箱设计扎实,虽然不易开启,但提供了额外的储物空间,这是许多车厂还没有的配置。

  • 老编建议n⁷车主购买哪些配件?

    -老编推荐购买头枕支架上的JOWUA手机架、防尘网,以及Type 2和TPC慢充转接头等配件,这些配件可以提升车主的用车体验。

Outlines

00:00

🚗 卖车换新:Model X 换 n⁷

老编因金流考虑将卖掉他的 Model X,换成 n⁷。新车是 5+2 版本,导航使用 Apple CarPlay,但 UI 需改进。初步感受包括天窗隔热性佳,悬吊系统对路面变化反应良好,但有轻微左右摇摆。避震系统需要改进,但总体舒适性不错。单踏板模式与特斯拉不同,减速效果较缓和。未来会有更多配件分享。

05:01

🛣️ n⁷ 的 ACC 测试

老编对 n⁷ 的自适应巡航(ACC)进行测试,发现其车道置中能力不错,且加减速较线性。与特斯拉和其他品牌相比,n⁷ 的 ACC 表现出色。未来将进行续航力和隔音等方面的测试,以对比 n⁷ 和 Model Y。

10:01

🔍 n⁷ 的外观与配置

老编介绍了 n⁷ 的外观设计,包括车灯和轮胎品牌。充电孔位置在车前方,建议车厂将其改至车尾。车内配置如前行李箱和门的坚固性表现良好。后座配有固定支架,适合看视频。推荐使用防尘网以避免杂物进入空调出风口。

15:02

🚙 n⁷ 的 5+2 座配置与空间利用

n⁷ 的 5+2 座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载物空间和灵活性。即使是家中身高较矮的成员也能轻松进入第三排。车内储物空间丰富,包括前行李箱和后备箱。门的闭合感扎实,座椅支撑性良好,特别推荐 JOWUA 的车内配件。

20:04

📱 实用配件推荐与总结

推荐使用 JOWUA 的防尘网和 MagSafe 手机支架,提升车内实用性。n⁷ 的通风座椅和 OTA 更新功能也值得称赞。老编认为 n⁷ 是一台性价比高的电动车,未来会继续改进并分享更多实用配件和驾驶体验。

Mindmap

Keywords

💡Model X

Model X是特斯拉生产的一款电动SUV。视频中提到,老编因为买了一个林口的店面,出于资金流动性的考虑,决定卖掉Model X。Model X作为电动汽车的一个代表,说明老编对电动汽车有一定的了解和需求。

💡n⁷

n⁷是LUXGEN公司生产的一款电动汽车,视频中老编将其与Model X进行对比。老编选择这款车作为替代,主要原因是价格更为实惠且功能足够使用。n⁷的驾驶体验和配置成为视频的主要内容。

💡ACC

ACC是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daptive Cruise Control)的缩写。视频中提到老编对不同品牌车的ACC系统进行了比较,说明了n⁷在这一功能上的表现和优劣。

💡One Pedal模式

One Pedal模式是一种单踏板驾驶模式,在电动汽车中很常见,允许驾驶员通过控制一个踏板来加速和减速。视频中对n⁷和特斯拉的One Pedal模式进行对比,说明n⁷的单踏板动能回收效果不如特斯拉。

💡LUXGEN

LUXGEN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生产n⁷等车型。视频中老编详细介绍了LUXGEN n⁷的各种功能和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实际测试。LUXGEN的品牌和车型性能是视频的核心内容之一。

💡续航力

续航力指的是电动汽车在一次充电后能够行驶的距离。视频中老编提到未来会对n⁷的续航力进行实测,并将其与其他电动车进行对比,这是许多消费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

💡5+2座位

5+2座位指的是车辆拥有五个常规座位和两个额外的座位,通常为第三排座椅。视频中n⁷的5+2布局是其一大卖点,老编认为在同价位区间内,这种座位配置具有竞争优势。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是以电力驱动的汽车。视频中老编不仅对比了不同品牌的电动汽车,还重点介绍了n⁷的各种电动功能和驾驶体验。电动汽车的市场和技术是视频的主要讨论内容。

💡充电口

充电口是电动汽车用于充电的接口。视频中老编提到n⁷的充电口位于车前方,并讨论了充电口位置设计的优劣,建议车厂将充电口设计在车尾,以便于停车和充电。

💡底盘透视功能

底盘透视功能允许驾驶员通过摄像头看到车辆底部的情况。视频中老编介绍了n⁷的这一功能,认为这是该车的一大亮点,尤其在倒车时能提高安全性。

Highlights

老編即將賣掉他的Model X,因為金流考量,換成了n⁷。

n⁷是一款5+2版本的車型,具備單踏板模式和Apple CarPlay導航功能。

老編比較了n⁷與特斯拉Model Y的天窗隔熱性能,认为n⁷的隔热效果更好。

n⁷的懸吊系統表現良好,比Model Y原廠的懸吊更穩定。

n⁷的One Pedal模式和特斯拉不同,更适合不想改變駕駛習慣的油車驾驶者。

n⁷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表现出色,加减速线性,与其他高端车型相比毫不逊色。

未來将会有更多的n⁷测评内容,包括续航力和隔音效果的对比。

n⁷的加速性能良好,200匹马力的电动车非常够用。

n⁷的前行李箱空间实用,但开关稍显沉重。

n⁷的底盘透视功能在停车时能看到盲点,提升了安全性。

n⁷的通风座椅在夏天非常实用,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JOWUA推出的n⁷配件,如防塵網和手机支架,能提升车辆使用体验。

n⁷的5+2座椅布局实用,第三排空间充足,适合有家庭需求的用户。

n⁷的外观设计符合潮流,但品牌标识可以改进。

n⁷的OTA(空中下载)功能使得软件更新更加便捷,提升用户体验。

Transcripts

play00:25

老編

play00:27

換了n⁷了

play00:28

因為老編最近即將要賣掉他的Model X

play00:31

那之後會有影片

play00:34

再趕快來搶

play00:35

開不到一年就要賣了

play00:36

原因是最近老編

play00:39

就是他買了一個林口的店面

play00:41

還在想啊

play00:42

到底要當工作室

play00:43

還是說要出租這樣

play00:45

對所以呢

play00:46

為了金流的考量

play00:47

這個Model X先割愛

play00:49

那入手n⁷

play00:51

因為代表說你怎麼樣

play00:54

那汽車畢竟是會折舊的東西嘛

play00:56

同樣一年假設折10%

play00:58

你總價300多萬的車

play01:00

跟這個100萬出頭的車

play01:03

恭喜你交車

play01:04

那我們也趁這個機會呢

play01:06

來幫大家來試一下老編的n⁷

play01:08

那這台是5+2版本

play01:09

再幫大家詳細的介紹

play01:11

那我們先看一下這台車

play01:13

來習慣一下

play01:14

因為這個已經不是特斯拉了

play01:16

好那我們來看看這個導航怎麼用

play01:18

現在是用Apple CarPlay

play01:19

這個地圖很長哦

play01:26

建議LUXGEN這個UI

play01:29

看有沒有辦法改進一點啊

play01:31

不然

play01:32

你選了

play01:33

開車的這個視野也怪怪的

play01:35

因為你比方說你要把它結束對不對

play01:38

你在開車的時候要結束

play01:39

或者是按開始啊

play01:41

要往下看

play01:42

這樣比較不容易

play01:42

那我們先上路啦

play01:43

幫大家測試一下ACC

play01:45

現在剛上路呢

play01:46

現在外面的溫度是36度

play01:48

但是老編這台車因為剛拿到車

play01:50

隔熱紙也沒有

play01:51

行車記錄器也沒有

play01:52

那之後呢

play01:53

我們會

play01:54

拍一些相關的配件來分享給n⁷的車主

play01:57

因為蠻多人訂這個車嘛

play01:59

最後交車應該會交到1萬台以上

play02:01

給大家一個參考

play02:02

那目前呢

play02:03

我上車的一個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說

play02:06

這個天窗啊

play02:07

我覺得不錯

play02:08

因為我現在摸

play02:09

雖然是燙的

play02:10

可是跟我摸我的Model Y比起來

play02:12

沒有那麼燙

play02:14

而且我如果保持一段距離

play02:15

我其實感受不到天窗是非常熱的

play02:17

所以我覺得這一塊玻璃啊

play02:19

它的這個隔熱跟防曬比Model Y還要強

play02:25

老編你覺得呢

play02:26

好像你也剛開1-2天而已

play02:33

play02:34

所以我覺得n⁷這部分

play02:37

要給他一個讚

play02:38

那當然每台車都會有他的優點跟缺點

play02:40

但是呢因為我們才剛拿到車

play02:43

我覺得在實際體驗之後

play02:45

再給大家最真實的心得了

play02:47

那現在剛上路

play02:48

我們在上高速公路之前呢

play02:49

我先來感受一下這個懸吊

play02:51

我覺得這個懸吊

play02:52

如果比起Model Y原廠的話

play02:55

它其實比較沒有那麼顛

play02:56

我現在過伸縮縫

play02:59

再過一個伸縮縫

play03:01

你看其實是蠻穩的哦

play03:03

所以這個避震呢

play03:04

它對應這個比較大的

play03:06

這個地形的變化的時候

play03:09

其實我覺得它是很OK的

play03:13

你自己開的感覺呢

play03:25

但我現在開起來

play03:26

確確實實有一點點感覺是說

play03:30

像我們現在很慢嘛

play03:31

但是我身體會有一點

play03:32

左右左右左右

play03:33

那很輕微的

play03:34

就是你畫面可能看不出來

play03:36

但開的人你握方向盤

play03:38

會有感覺

play03:39

就是你的車會有

play03:42

但是他主要大的震動呢

play03:44

確是能克服的

play03:46

所以這個可能

play03:47

如果你對避震器有要求的

play03:49

可以試乘看看

play03:50

可是你如果真的很要求

play03:52

那直接四支避震器

play03:53

就換掉就好了

play03:55

我們之後應該也會改裝企劃吧

play04:00

play04:01

我覺得避震應該是可以更好

play04:03

但是原廠的以舒適度來說

play04:08

就是多餘的碎震處理還要再更好

play04:10

好那我們繼續來幫大家嘗試

play04:12

這台車的One Pedal就是單踏板模式

play04:15

它方向盤左右有加跟減

play04:17

比方說你減

play04:18

你會覺得說哦

play04:18

車很滑滑的會比較快啊

play04:20

你如果加按啊

play04:21

有沒有車就慢下來

play04:23

對所以呢

play04:24

他是有One Pedal模式

play04:26

但是它的One Pedal模式

play04:28

跟這個特斯拉又有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play04:34

現在是時速40公里

play04:35

然後我們把電門放掉

play04:36

它開始減速

play04:37

24-20

play04:39

16-15

play04:40

13

play04:42

有沒有

play04:42

現在剩11

play04:44

但是它One Pedal有沒有

play04:45

如果開過特斯拉的試乘的人就知道

play04:47

它這個One Pedal動能回收

play04:50

那你如果一放掉它又開始滑了

play04:54

它是有Auto Hold

play04:55

但是就是你的煞車要再往下踩深一點

play04:57

這個在賓士啊

play04:58

或者是我現在的LM

play05:00

也都有這樣的設定

play05:01

是還好

play05:02

只是說這台車你只要電門一放掉

play05:04

它就是

play05:04

大概兩公里在滑啊

play05:06

那如果特斯拉是會完全靜止

play05:07

所以如果你是開過特斯拉的One Pedal

play05:10

你覺得這台車是一樣的話

play05:13

那這樣呢

play05:14

我覺得對於原本你是習慣開油車

play05:17

不想改變駕駛習慣的人來說

play05:20

是好的設定

play05:21

因為他就是沒有油車那麼滑而已

play05:23

他還是會滑

play05:24

但如果你是喜歡特斯拉那種

play05:27

單踏板可以當成煞車使用

play05:32

是說你放掉的時候

play05:33

它其實在你時速慢慢降下來過程中

play05:37

它就開始有煞車的功能

play05:38

而且它真的是會到0

play05:40

所以這是要特別分享給大家

play05:42

兩個在單踏板上的不同

play05:44

我們現在上國道來測試一下這台車

play05:47

ACC

play05:48

現在是已經開啟的狀態

play05:50

來感受一下跟這個特斯拉啦

play05:53

或者是其他車有什麼不一樣

play05:55

因為我自己啊

play05:57

從我的第一台車賓士E200

play05:59

後來這個Model Y

play06:01

Custin

play06:02

LM

play06:03

其實也試過蠻多品牌的ACC啊

play06:05

所以問我應該是準的

play06:06

因為有些人啊

play06:07

還沒有ACC

play06:08

他會覺得說哦

play06:10

所以呢要一個比較值才可以

play06:12

那我現在來感受一下他的車道置中

play06:15

兩隻手稍微放開一下

play06:17

其實他車道置中的能力還不錯哦

play06:19

在這個路的中間是OK的

play06:22

但是呢加減速我還沒有辦法(試)

play06:25

那老編你自己開這個ACC的感覺勒

play06:32

跟EV6很像

play06:38

play06:40

其實就我自己的經驗

play06:42

我目前只有兩台車能夠過彎

play06:44

讓我覺得說是滿意的

play06:47

第一就特斯拉

play06:50

比方說你時速90

play06:53

你會覺得它過不了

play06:55

但是它過得了

play06:56

另外一台是LM

play06:57

LM這個是

play06:59

Lexus自動輔助系統

play07:01

只要是3.0的

play07:02

過彎其實蠻強的喔

play07:03

老編有試過啊

play07:04

而且它會過彎的時候是會減速

play07:07

所以你的安全感會比較好

play07:09

所以其他的車廠過彎

play07:10

沒有辦法好好的處理這件事情

play07:12

我覺得加上n⁷的售價

play07:15

百萬出頭來看

play07:18

這個直線呢

play07:18

我覺得比現代Custin的還要好

play07:22

那除了這個之外

play07:23

因為我們現在也不能說哎

play07:25

你車子快點切我

play07:26

那車子切進來

play07:27

它這個加減速的線性的感覺

play07:30

你覺得怎麼樣

play07:36

你會覺得說你應該要煞了

play07:38

但是你還沒煞

play07:43

好現在前車已經減速了

play07:45

我也跟著減

play07:46

現在59

play07:47

我覺得OK

play07:51

加減速是蠻線性的

play07:53

我覺得這個有

play07:54

所以呢

play07:55

以我這麼多台車駕馭過的經驗

play07:58

這個ACC給過啊

play08:00

我覺得說

play08:02

就因為之前啊我有一台Custin嘛

play08:05

那個新車價也是140幾萬

play08:07

也是在汽車品牌上

play08:09

現代還是比LUXGEN還要大

play08:12

這個是客觀的

play08:13

是世界前三大車廠啊

play08:15

可是那個ACC

play08:16

真的沒有這一套

play08:17

來的置中穩定

play08:18

以及這個加減速的線性

play08:21

這個確實有過

play08:22

那講完的這個駕馭初步的體驗之後

play08:25

阿格力先跟大家預告一下

play08:26

之後我們會拍

play08:27

實際的續航力啊

play08:29

然後各種測試

play08:31

比方說跟Model Y隔音啊什麼的對比

play08:34

讓大家知道說

play08:35

你花120-130買台國產的電動車

play08:39

那跟現在電動車的龍頭特斯拉

play08:42

到底要不要直升

play08:44

還是說哎

play08:45

其實大部分的功能買n⁷就夠了

play08:47

那我現在初步啦

play08:49

因為我剛開這台車

play08:50

也才開大概半小時而已

play08:52

我是覺得

play08:54

比方說在加速的細膩度上

play08:56

Model Y什麼的都還是比較好

play08:58

但是畢竟價差就是差在那裡

play09:00

那等一下我要趕行程啊老編

play09:02

明天我們繼續把這台車的一些靜態

play09:05

因為這台是5+2

play09:06

很少人開箱5+2

play09:08

那我們再跟大家來講說

play09:10

為什麼這台5+2值得你去參考

play09:13

因為現在的這個5+2的電車

play09:16

下一個位階啊

play09:18

你就要買到賓士的EQB

play09:19

馬力跟這台差不多

play09:30

其實我覺得電動車

play09:31

只要馬力有200匹以上

play09:32

都很夠用

play09:33

因為這個跟油車200匹的這個概念

play09:36

又不太一樣

play09:38

像我們現在是桃園往林口方向

play09:40

你看林口坡

play09:41

我踩一下加速123

play09:44

你不會到什麼很大的貼背感

play09:46

但是那個車子的力道

play09:48

就我在踩

play09:49

你是覺得說這個道路是爬的上去的

play09:51

就是我們剛剛6-70嘛

play09:53

因為我們在路肩

play09:54

踩一踩就可以到這個80左右

play09:57

所以呢其實是力量是蠻夠的

play10:00

好那我們帶大家來看一下外觀

play10:02

老編這台

play10:04

但是其實憑良心講

play10:05

我自己覺得啦

play10:06

車燈設計的我覺得還蠻符合現在的潮流

play10:09

就是現在流行那種燈

play10:11

把它壓扁

play10:11

流線一點

play10:12

Model 3煥新版也是這樣

play10:13

但我覺得這個LUXGEN這個字體的處理

play10:16

可以再好一點

play10:17

我個人比較喜歡logo

play10:20

如果這邊一個小logo的話

play10:21

但是呢帶大家來看一下老編

play10:23

好像也是今天才發現的

play10:24

說特斯拉有公差

play10:26

哎哎哎哎哎哎

play10:27

整個手

play10:29

所以傳統車廠公差也不一定比較好

play10:34

但是這台車還是有它的市場

play10:35

畢竟就是售價真的有競爭力

play10:37

不過呢好的壞的

play10:39

我覺得都還是要公平給大家看的

play10:41

好那我們來看一下這個輪框

play10:43

因為電動車呢為了節能的關係

play10:45

都會用比較低風阻的

play10:47

要有節能蓋

play10:48

那這個呢

play10:48

它不像Model Y是塑膠的可以拔出來

play10:52

這個是原廠的

play10:53

這個雙色切削

play10:54

這個我算覺得給的蠻有誠意的

play10:56

而且是給普利司通的輪胎

play11:01

Model Y原廠給的

play11:02

如果是Long Range會給這個韓系的胎

play11:05

那我之前開起來不爽就把它換掉

play11:07

所以在輪框跟輪胎的品牌上

play11:11

那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它的

play11:12

這個充電孔是做在右前方

play11:14

但是呢老實講

play11:16

我覺得保時捷啦

play11:17

或者是很多品牌也都做在前方

play11:21

因為你停車嘛

play11:21

充電樁怎麼會放旁邊

play11:23

一定是在後面嘛

play11:26

有時候線又不夠長

play11:27

你車頭如果進去

play11:29

車尾出來後退就撞到人

play11:31

這樣就不好了

play11:32

所以我誠摯建議所有車廠

play11:33

這個孔啊

play11:34

一律做在後面會比較好

play11:36

那我們看一下這個規格

play11:37

這個規格是這個CCS 1的

play11:39

就是如果你要AC就是上面

play11:42

你如果要DC快充就是下面也要打開

play11:45

那我覺得有做這兩個

play11:47

還不錯啊

play11:48

就是說感覺心裡會比較有

play11:52

特斯拉是打開完全是空的

play11:54

那我還是誠摯的建議大家

play11:56

你開電車一定要

play11:58

JOWUA的轉接頭又來啦

play12:01

那這裡面呢

play12:02

分別有Type 2的轉接頭

play12:05

那另外一種呢

play12:06

叫做TPC

play12:07

TPC就是特斯拉的特規啦

play12:10

北美現在叫做這個NACS

play12:13

那通常呢

play12:14

在百貨公司很多

play12:16

以前的這個特斯拉的慢充充電樁是

play12:19

TPC規格

play12:20

所以你如果去百貨公司這支就會用的到

play12:22

另外呢

play12:23

像是很多

play12:25

公有停車場

play12:26

基本上是J71772不需要轉接頭啊

play12:28

但如果你真的有充電焦慮的話

play12:30

像我們之前去啊

play12:31

宜蘭礁溪礁溪國小那邊也有J1772

play12:34

那也有Type 2

play12:35

那萬一J1772全滿的話

play12:39

Type 2你就有的用了

play12:40

好不好所以我覺得大家還是必備

play12:43

就不會有里程焦慮

play12:44

那今天我們也會介紹一些配件

play12:46

那如果有興趣的

play12:47

可以使用阿格力的折扣碼

play12:48

可以再享有5%的優惠

play12:50

那網址我就放在影片資訊欄跟留言區

play12:52

那我覺得這台車還是要給他稱讚一點

play12:54

就是說有這個前行李箱

play12:56

不過

play12:59

可能是特斯拉不夠扎實

play13:00

特斯拉前面那個很輕

play13:01

這個我算力氣很大

play13:03

我每天都在做伏地挺身的看一下

play13:07

但是都不太好開起來

play13:09

就是紮實啦

play13:10

我們把想像成是好的

play13:11

那前面有一個前面的行李廂

play13:14

可以放東西

play13:15

我覺得這個還不錯啦

play13:16

因為很多的這個車廠啊

play13:18

其實前面也還沒有做

play13:21

那放下來的時候要小心

play13:22

所以呢我覺得這一部分呢

play13:24

希望在未來的版本

play13:26

可以幫大家修正一下

play13:29

如果我一隻手放在下面不小心

play13:32

碰壓一下

play13:34

事情就大條了

play13:35

那這一台呢

play13:36

我覺得它最大價值在於說它是

play13:38

5+2的電車啦

play13:40

因為現在哦

play13:41

我有看到這個PEUGEOT未來會出

play13:44

但現在臺灣還沒出

play13:45

所以你現在臺灣買5+2的這台134.9萬

play13:48

那再往上好一點點

play13:50

就只有賓士EQB的入門

play13:54

一來一往差了87萬

play13:57

帶大家看一下功能啊

play13:58

但我還是也必須要給它一點稱讚

play14:03

這關門的紮實度其實是好的哦

play14:05

門是重的哦

play14:06

所以我覺得這個在鋼性的部分

play14:08

沒有太大的問題

play14:09

好那門打開門來看一下

play14:11

那我覺得跟Model Y的對比啊

play14:14

它的後面的是比較長

play14:16

我實際的經驗

play14:17

因為我自己是Model Y的車主

play14:19

我今天剛好被我老婆載

play14:21

我覺得在支撐性的部分這個是比較好

play14:24

那我昨天有提到說

play14:26

這個避震會餘震會比較多一點嘛

play14:28

但是呢我那個Model Y改過懸吊之後

play14:31

所以這個算加分了

play14:32

那腿部空間我覺得是很夠的

play14:35

那也推薦大家

play14:36

如果你也是n⁷車主

play14:37

或是未來n⁷的車主

play14:38

JOWUA出的這個配件不錯哦

play14:40

它就是直接固定在頭枕的這個支架上

play14:44

這樣有沒有

play14:46

你如果要看YouTube就這樣

play14:49

那還有一個配件我超級強烈推薦要買

play14:53

就是前面座位下方有個冷氣出風口

play14:57

如果你沒有這個防塵網

play15:00

那是不是小朋友的一些東西掉進去

play15:02

之前我們

play15:03

跟我很好兩千中古車啊

play15:04

他好像小朋友一顆彈珠

play15:06

掉到他的Model 3裡面

play15:08

然後回原廠檢查很久

play15:11

所以呢推薦這個

play15:12

而且它是防潑水的哦

play15:14

然後呢這個5+2

play15:15

我覺得它進去以後還蠻方便

play15:19

你看這樣放下來

play15:20

下面有一個拉桿

play15:21

椅子往前滑

play15:23

這個進去的空間還蠻大的

play15:26

進去的空間還蠻大的

play15:27

那我身高165

play15:28

其實就跟大部分

play15:30

你家裡正在發育中的小朋友

play15:32

或者是老婆

play15:33

身高可能差不多哦

play15:35

所以呢我覺得這個

play15:36

5+2進去哦

play15:38

沒有想像中的這麼困難

play15:40

那很多人可能想說

play15:41

我們家才幾個人而已

play15:44

我有需要第三排嗎

play15:45

那我跟你講啊

play15:46

主要是這次7人座跟5人座

play15:48

沒有差多少錢

play15:49

在這樣情況下

play15:49

我覺得直接買7人座

play15:51

為什麼呢

play15:51

這個就是為了你賣車的時候

play15:53

要一個稀缺性啊

play15:54

因為是不是有些人

play15:55

他正在找可以有第三排的

play15:58

那你當初多付

play16:00

其實也沒有多付多少錢的情況之下

play16:04

那你萬一自己要使用也有的用

play16:06

像平常啊

play16:07

如果沒有要載人

play16:09

就像這樣

play16:10

我們今天放了一堆攝影器材

play16:12

而且這邊還有這麼大的空間哦

play16:13

它除了後面的上方可以放東西以外

play16:16

電動車好處就是說

play16:17

你打開下方又有一個置物空間

play16:19

像老編的JOWUA的這個雨傘

play16:22

這個很好看又很好用

play16:23

大家可以購買

play16:24

以及啊這個籃子我超級喜歡的啊

play16:26

這個應該是你在擦車的布吧

play16:29

JOWUA的提籃

play16:33

馬上變大

play16:34

這玩沙子什麼就很方便

play16:35

像我們現在在大直的美堤公園

play16:38

如果要玩沙的話

play16:39

這個剛剛好

play16:40

鏟子拿一拿

play16:41

所以呢這台車的優點我就覺得說

play16:44

你看哦在第三排沒有使用的情況下

play16:46

其實你可載物的空間非常非常夠用

play16:50

老編我們來看一下這台車哦

play16:51

我覺得它也很不錯的一點就是

play16:53

有底盤透視功能你看

play16:55

有沒有

play16:57

所以呢如果你在倒車的時候

play16:59

剛好下面有一隻阿貓阿狗啦

play17:01

在你的攝影機的盲點

play17:03

那你還是可以看到牠

play17:05

所以我覺得這一點算是很棒

play17:06

現在是啊

play17:08

蠻多新的車

play17:09

同常是高級車才會有

play17:10

像我的LM500h啊

play17:11

或者是說最近有看到新款的GLC

play17:14

賓士的

play17:15

這個車都要價不斐

play17:17

才有這個底盤透視功能

play17:18

所以我覺得不錯

play17:19

另外啊像我們看到它這個環景

play17:21

我個人是蠻讚賞的是說

play17:23

它可選擇性蠻多

play17:26

對哎像我的LM500h

play17:28

那台車

play17:31

但是也沒有辦法說單純要看哪一個角度

play17:35

所以我覺得這一點上

play17:37

確實是LUXGEN這次做的不錯的地方

play17:40

另外呢像車子的這個通風椅

play17:42

有沒有涼

play17:44

是不是很適合夏天

play17:45

Model Y是加熱椅

play17:47

所以如果你是這種

play17:49

很會流汗的這種人

play17:50

我覺得這個通風椅真的是很棒的配備

play17:52

而且現在很多車

play17:53

你買到200萬可能都還沒有通風椅這個配備

play17:57

甚至連讓你選可能都沒得選

play17:59

所以在這一點上啊

play18:01

不管是這個電子配備

play18:03

或者是這個通風座椅的功能呢

play18:06

我覺得都是蠻加分的

play18:07

那另外也跟大家分享啊

play18:10

如果是需要手機架的

play18:11

這個JOWUA放在這個位置就剛剛好

play18:14

這個支架是可以360度旋轉的

play18:17

左右高低都可調

play18:19

而且剛好在駕駛

play18:20

這個也是一個好的視野了

play18:22

那當然

play18:23

行車的時候不要在那邊傳啦

play18:24

只是說啊一些電話啦

play18:27

或者是必須要按一下的時候啊

play18:31

好那總結來說呢

play18:32

阿格力覺得說

play18:33

n⁷還是一台蠻值得購買的電動車

play18:36

像老編呢

play18:37

他自己是特斯拉的車主

play18:39

但是轉過來開

play18:40

當然是有一些不足之處要改進啦

play18:44

可是你有時候一想130萬

play18:47

那再想一想這個特斯拉的價錢

play18:49

你就會覺得說

play18:51

有一些地方還是可以接受

play18:52

而且我相信之後會修正啦

play18:54

因為它也有這個OTA功能嘛

play18:56

那軟體,公司也是蠻積極的

play18:59

要往這一塊去發展哦

play19:00

所以架構都有出來

play19:02

只剩下時間哦

play19:03

如何去把它調到一個比較好的狀態

play19:05

因為像特斯拉也是經過多年的這個啊

play19:08

使用者數據的蒐集

play19:11

那回饋之後加以的去修正

play19:13

那也希望就是說

play19:16

那整體上呢

play19:17

130幾萬給的東西

play19:19

我覺得誠意滿滿啦

play19:20

不管是通風座椅啦

play19:21

第三排啦

play19:22

那還有這個電動車該有的一個動能

play19:25

雖然單馬達

play19:26

但是

play19:26

其實零百加速就已經在7秒以內的哦

play19:29

那馬力有超過200匹

play19:31

所以駕馭起來

play19:32

老編應該也覺得是蠻輕快的吧

play19:34

那ACC也不錯

play19:36

但是懸吊我覺得要再外改就好了

play19:38

因為懸吊畢竟是小問題

play19:39

是可以外改的

play19:40

一個車最重要就是說它原始的架構

play19:43

有沒有一些很大缺點

play19:45

那如果沒有的話

play19:47

其他地方其實經過後續的改裝

play19:49

可以去調整

play19:50

所以後續呢

play19:50

我們也會有n⁷不管是避震器啦

play19:54

隔熱紙啦

play19:55

行車記錄器等等

play19:56

來分享給各位車友

play19:58

以及未來的車友該如何去選購

play20:01

幫大家

play20:04

那記得如果你要幫這台車

play20:06

多一點的實用性的話

play20:08

不管是椅下冷氣出風口的防塵

play20:10

還有後座以及前座MagSafe的支架

play20:14

我覺得都是非常非常好用

play20:16

而且JOWUA他另外出的

play20:18

不管是Type 2的還是TPC的慢充轉接頭

play20:21

都可以幫助你在電動車的這個生活上

play20:25

更加的完善

play20:26

不要有里程焦慮

play20:27

那我們下一集再見囉

play20:28

掰掰

Rate This

5.0 / 5 (0 votes)

Related Tags
汽车评测电动车驾驶体验性能对比购车建议Model XLUXGEN新车体验用户反馈特斯拉
Do you need a summary in English?